听着这曲熟悉的《平沙落雁》,秦立峰还记得当年小叔于远骥教他们兄弟二人抚琴时,讲解《古音正宗》中说此曲:“……风静沙平,云程万里,天际飞鸣。借鸿鹄之远志,写逸士之心胸也。……”曲调间那静至无欲,淡至无求,形神皆逸,心我尽化的潇朗韵致无以匹及。
如今仔细听来,瑟瑟的琴音在夜风中荡开,别有番苍凉的余韵。人说“凉风绕指,断肠人赋断肠曲。”这是否也写照了小叔于远骥此刻的心境呢?
琴声一个打音,嘎然而止,曲虽尽而意犹存。
于远骥微整衣衫,沉吟轻叹:“我心素已闲,清川淡如此。”
王维的这句诗怕是古代雅士淡泊明志不为物扰的最佳意境写照了。
秦立峰开口说:“小叔何来雅兴弹上这曲《平沙》了?反像山间隐士,追寻起泊然无染、空灵超逸的自然之声了。”
难怪许多人虽然痛恨于远骥为人的骄横跋扈,却怜惜于远骥之过人才华,除去马上纵横,于远骥马下那段文人雅士的风雅才情是世人仰慕的。十三岁中举,师从名家,文采风流。光是于远骥珍藏的古书典籍,同那些老儒滔滔不绝谈评文章锦绣、吟诗作赋时的才高八斗,都令那些文人折叹,如此奇才真是古今无几。
于远骥侧眼看看秦立峰,轻按琴弦懒散心境般低头问:“老二,小叔平日可有亏待你的地方?”
“小叔何来此言?小叔待立峰情深义重。”立峰含混的回答,心里开始打鼓,莫不是小叔察觉了什么?
“那你为什么要出卖小叔?”于远骥抚弄琴弦问,声音镇定中含了咄咄逼人的锋利。
“小叔,这么杀了胡云彪,会天下大乱的。”秦立峰知道无可避免总有事情败露的一天,定神坦言。
“你既有此看法,为什么不对小叔坦言,反要在背后捅刀子?”于远骥清冷舒缓的话音,却入利刃般词语尖刻。
“小叔,立峰……”立峰讷然无语,小叔哪里会听的下他的劝告?
一声裂帛般的嘶响,于远骥扯断琴弦,用手指拈起两段断弦笑问:“所以你不惜将令尊的江山家业送入敌手,不惜将小叔的头颅送到敌人的铡刀下?”
“小叔,立峰不是……”秦立峰神色紧张,撩衣跪倒:“小叔何出此言,这么重的话,侄儿受不起。”
“外蒙荒原雪地,蔓草萦天,凉风袭骨。我于远骥辛辛苦苦励精图治,变荒土为沃壤,还教出来几位徒弟以传衣钵。不想到头来都是为人做嫁衣,自己人的剑架到我于远骥的脖子上。”
“小叔,立峰不敢,立峰该死。”秦立峰慌然跪行到于远骥身边,立峰知道坏了小叔杀胡云彪的计谋,小叔肯定不甘心。
“呵呵。立峰你真不愧为黑白国手,这布局缜密、借势拆招之术令于某侧目呀。所以,你直接找了杨小七来破我的鸿门宴。因为你怕直接告发给令尊他也未必信你的话,势必来电话同于某核实,会打草惊蛇,逼得于某提前动手。令尊手下几员大将,现在是貌合神离,遇事怕也会作壁上观,救胡云彪一事上都是指望不得。所以你只能泄密给了杨小七,让他帮了胡云彪的崽子布兵入关来给令尊压力,逼于某放了胡云彪。可惜没有不漏风的墙,没有我于远骥查不出的名堂,可悲可叹!”
“小叔,侄儿一片苦心对天可表。立峰自幼蒙小叔教诲,对小叔敬若长辈。如若立峰有冒犯小叔之处,凭小叔责罚,可是小叔这么绝情的话,立峰担待不起。”
于远骥惨笑了看了秦立峰,立峰清癯的面颊在月色下显得委屈无辜。
“立峰,你还认我这个小叔吗?那好,小叔也让你去做一件事。你去,去打电话给杨焕豪大帅,确切的告诉杨大帅说,小七就在胡子卿的军中做参谋,而且是你亲眼所见,也是杨汉辰和段连捷及我于远骥早已获知。你去呀!”
秦立峰骇然的摇头:“小叔,不行呀,小叔。小叔息怒,这样会要了杨小七的命。”
“你不去,因为你不忍心看小七受苦,你就忍心坏了小叔的大事,然后再把小叔的头往铡刀下送。算来算去,小叔没想到被自己最信任的人给坑了!”
“小叔!”秦立峰哭求,这本是个逼他拿刀杀人的命令,他怎么能去做?
“我不是你小叔,你我本无血亲,谈不上前缘,也定无后果,你走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