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53页(1 / 2)

雍将苏度还在睡梦之中,闻报大惊,急忙从岸边营寨率军杀出。却见堤岸边红旗招展,汉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抢滩在岸边筑起工事。而送士卒过来的战船又移舟过江,装载后援部队过来。

苏度急忙领军向汉军阵势发起进攻。

那汉军大将奚娟本是沛县老将,乃忠义十八士之首,早就做过渡河抢滩的实战演习。在岸边从容调度,指挥若定,抵挡住雍军的一波波进攻,更有葛赛飞的两千蛮子兵助战,硬是把那滩头阵地守得固若金汤。而强攻之下,苏度除了损兵折将,并未取得任何实质战果。

等汉军第二批军马到来,双方军力已经接近。再到第三批军马赶到,战场人数的优势竟转向了汉军这一边。

“咚咚咚咚”,汉军的战鼓敲响,竟然开始转守为攻。

破敌就在今夜,只要这一战拿下,整个陇西将再无敌手。汉军将士群情激愤,一心报昔日战败之仇,誓要夺取胜利来告慰那些死去的兄弟。

这一战血流成河,由童子军组成的雍军抵挡不住汉军的锐利攻势,大败而溃。

汉军乘胜追杀,赶着一群残兵败将不停手地穷追猛打。那苏度竟不敢回陇西城,只领三千败军绕城而走,奔陇西首府狄道而去。陇西城便为汉军所夺。

这追亡逐北的事由奚娟去做就行了。“水中一只蛟”骆甲大破雍军于渭水,任务已经圆满完成,便要携带黑美人回去向大将军韩淮楚复命,顺便让大将军主持婚事,早日洞房销魂。

而黄河帮的弟兄与葛赛飞的美眉女兵同在征途,会不会日久生情瞪对了眼,结成几门好事?

欲知后事如何,请继续追读下文。

第六十章 大风起兮

在废丘城外,半个月来汉雍两军主力陷入了相持。无论是汉军主帅韩淮楚,还是那穷途末路的老章鱼,都没有挑起战事。任那陇西战场打得如火如荼,这一边却平静异常,貌似双方达成了一种默契。

看似平静,内中却绝不平静。翟王董翳降汉,三秦如今只剩下两秦。而在雍军与塞军的阵营中,士气极度低落,士卒大量逃亡。接连损兵折将的章邯,在废丘好畤咸阳这个三角防区内,而今只剩下十四万军马。那塞王司马欣在栎阳集结的三万塞军,如今已经萎缩到两万。

而汉军原本通共只有十五万军马,分兵六万攻略上郡,分兵两万西循陇西,一万留守陈仓要道,还有一万驻扎在子午道口,韩淮楚手中的军马算起来只有五万。

但现在汉军人数绝不只是五万,而是有八万雄师。

原来这原因出在汉军接连几场胜仗擒获的多达六万的俘虏身上。

汉军对俘虏的原则还是老样,愿意留下的欢迎,愿意回家的悉听尊便。但那些俘虏大多愿意投身汉营,为那仁德美誉传遍关中的汉王刘邦效命。甚至那些毛都没长齐的童子军也吵着要留下,赶都赶不走,赶走了又被家中爹娘亲手送来,说汉王是贤明君主,汉王的军队是仁义之师,把咱家这娃送到这里,绝对放心!

这送子投军的一幕每日都在不停地发生,穿流不息的秦川父老箪食壶浆争着来劳军,那场面真是踊跃无比。

韩淮楚看着这种场景,心想小生这老板在关中的声望真不是盖的。也不知若没有这层因素,单凭自己的实力,能不能取得前般那些一系列的胜利,甚至今后霸有天下,创立汉室江山。

此时非比初夺陈仓,韩淮楚也不担心战俘哗变,而汉军的军力确实需要扩充。于是也就顺应民意,开始吸纳新鲜血液。

他将那战俘按年纪分为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两类,年满十六岁的编成一个秦籍营,未满十六岁的编成一个预备营。

这秦籍士兵对汉军的章程还陌生得很,受过的训练还是章邯的那一套老办法,暂时跟不上汉军的节奏。韩淮楚便委派大将傅宽统领秦籍营,训导秦籍贯士兵,练兵教战。想假以时日,这数万秦籍士兵又会成为汉军与西楚霸王项羽一争天下的生力军。

小树苗总会长成参天大树,童子军终会成为孔武有力的铁血战士。楚汉争霸不是一两年能够争出个结果,需要大量的丁壮前仆后继。那些大孩子组成的预备营,便是日后奏响战争音符的主角。

摆明了预备营一时上不了战场,建功杀敌的好事绝对轮不上,一众大将都不愿去领那预备营做个孩子王。结果那预备营统领人选问题颇令人棘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