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指望日后靠关中预备营的少年儿郎能挽救汉军溃败之势,但彭城大战之后自己势必将与精锐的西楚骑兵遭遇。一支没有骑兵只有步卒的队伍,如何能与那横扫千里的楚军铁骑相抗?
“看来拒马这一科目,自己要深入研究,想想还有什么潜力可以挖掘。”
在韩淮楚为汉军编写的训练手册上,步兵十三科目中有一门功课名叫拒马。当时韩淮楚也没有仔细思索,只写了时下流行的几个招数,不外乎是钩镰枪,链子锁,坚盾强弓而已。而这些套路,汉军会,那楚军也会,没有任何与众不同之处。尤其是那钩镰枪,龙武坡一战韩淮楚教给项梁,项梁又传给项家军,如今楚军各部都运用得极为纯熟。
要想出奇制胜,惟有思变。只有变招,充分发挥步兵所长,规避步兵之短,才能打破楚军的习惯思维,在未来战场上赢得胜利。
※※※
送走了众文武,韩淮楚坐在客厅眉峰紧缩,搜肠刮肚苦苦冥思。
“那城高壕深的废丘城如何攻取?彭城大战之后如何运用手底的步兵,击败那正风卷残云践踏数十万联军尸骨而来的西楚骑兵?”
第十八章 师门绝学
一个脚步声轻轻地走近,只到近前,陷入沉思中的韩淮楚才意识到。
他一抬眼,只见戴着面具的韩信手拿一册竹简而来。
“老兄,这句‘故善战者,其势险,其节短’如何解释?”韩信很谦虚地问道。
“这家伙何时学起兵法来了?”韩淮楚讶然。
韩信请教的问题是他们纵横家前辈精英孙武所著孙子兵法第五章《兵势》中的一句,贯通兵法的韩淮楚当然清楚。而这位居心叵测的韩信居然也学起兵法,令韩淮楚对他倒要另眼相看。
“这书是哪里来的,你何时学的兵法?”韩淮楚不动声色问道。
“我这将来要作大将军的,不会兵法怎么行?你去关东征战之时,我偷偷拿走你放在书房的一本兵书,老兄你不会生气吧。”韩信轻松地说道。
“我说过这府中的一切,只要你喜欢,皆可拿去,哪里会生气。这个势就像引弦待发,一发而不可收。这个节就像手扣弩机那般短促有力,慎而发之,一发有千钧之重,必要制敌死地。”韩淮楚微笑着耐心解释道。
“到底是在鬼谷道场混过的,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。这句‘称胜者之战民也,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,形也’,又如何解释?”
韩淮楚又耐心地为韩信解释道:“胜者之战,如积水冲出千仞山涧,势不可挡。”
于是那韩信问一句,韩淮楚答一句,不知不觉就这么过了一炷香的工夫。
忽然韩信将那书简一阖,问出一句:“若彭城一战我军不胜,楚军必倾力追击。老兄你认为该当在何处狙击为好?”
韩淮楚神情古怪地望了韩信一眼,“原来这家伙也在考虑这未来的一战如何去打。看来他真不简单,以前倒小看他了。”
“在荥阳城外南山处,与楚军决战。”韩淮楚将沉思过后得来的一点想法抛出。
“为何要在南山?”韩信很认真地问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