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姿煞爽的追儿竟被奸人害得武功全失,韩淮楚听得毛发倒竖,怒喝一声,提剑一挥,斩下周逍遥的头颅。
※※※
那妖道索玛婆也是害追儿的奸人之一,惹上了韩淮楚这尊煞星,便是她死期到了。
在那人迹罕至的牛渚矶绝壁之上,这一天突然响起了一声沉闷的枪响。当时世人皆不知枪为何物,无人知晓那一声为何发出。
索玛婆乃莲花主教座下第二大弟子,肩负在东土传播婆罗门教义之责。却被愤怒的韩淮楚一枪做掉,婆罗门众僧岂会善罢甘休?
汉军大败刘邦被围白登山,一个毫无武功的妃子随大军到那烽火前线。那刘邦危急之时连老婆儿子也狠得下心推下车,如今自家生死都难保,又怎顾得上保护“辛妃”?斩杀索玛婆为项追报仇之后,担忧项追安危的韩淮楚旋即北上来到汉匈交战的那片战场。
欲知后事如何,请继续追读本文。
第十五章 白登之围
高帝七年,汉军以倾国之兵进入太原郡,出战匈奴与韩国联军,取得一连串梦幻般的胜利。广武城(山西省代县西南阳明堡镇)一战,击败匈奴左贤王与韩军联军;晋阳城下,汉军里应外合击败匈奴左谷蠡王,破解晋阳之围;离石一战,再败匈奴右贤王;铜鞮一战;彻底击溃韩军。韩军主帅朱进战死,那韩王信独自败走大漠,其部将两员赵籍将军曼丘臣、王黄另起炉灶以自重,收拢残兵拥立赵王后裔赵利为赵王,据守军事重镇马邑。
匈奴骑兵就像二战时的德军坦克部队,汉军大多是步卒,为何能一胜再胜?那横扫草原无敌手的匈奴铁骑怎这般不经打?
原来天气转寒,一场大雪帮了那刘邦的忙。雪地溜滑,匈奴骑兵不能策马。而汉军有陈仓之战雪地作战经验,备下大量钉子鞋,战马都换上了带钉子的铁掌。以汉军人数之众,匈奴战马飞不起来,岂有不败之理?
汉军赢得的是战场上的胜利,牺牲的是大汉帝国精英战士的手指。此时正值隆冬季节,气候严寒,汉军士兵不习惯北方生活,冻伤很多人,其中冻掉手指头的就有十之二、三。
匈奴军节节败退,那匈奴大单于冒顿亲自领兵陈于代谷(今山西省繁峙县至原平市一带),阻拦汉军北上。而汉军将大本营设在晋阳。
失去的地盘几乎都夺了回来,匈奴人也有退军之意,这仗还打不打?
不打,那被匈奴掳走的数万百姓将沦为奴隶,还有大批的财物被匈奴白白抢去。待汉军大军退后,匈奴还将再度袭扰。打,匈奴各个部落已纷纷向代谷赶来,刘邦将面临的不再是十万匈奴铁骑,将会是二十万,或许还会更多。
刘邦也是老革命一员,深知“兵者国之大事也”不敢轻易与匈奴决战。故而派出使者去代谷议和,商谈两国交好,以财货赎回百姓之事。那使者另外还有个使命,就是探查敌情。
使者派出十几拨,一轮轮的谈判都是为收集情报。收集来的情报一模一样,皆是战马羸弱,士卒均老弱病残,连栏内的牛羊都瘦弱不堪,可击!
经过文景两代积累直到汉武帝才能实现的强国梦那刘邦就想做到,接连的胜利刺激着他的神经。“像当年的蒙恬大将军那样,重创匈奴,让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!”听了使者回报,刘邦按捺不住就要进军代谷。
最后派遣的使者回来,就是奉春君刘敬,谏刘邦迁都长安的那位随驾郎中,却提出异议。
“两国相击,此宜夸矜见所长,今臣往,徒见羸瘠、老弱,此必欲见短,伏奇兵以争利。为臣以为匈奴不可击也。”
刘邦不听其谏,大骂刘敬道:“耕夫,靠饶舌而得显贵,安知军国之事,敢妄言沮吾军?”将刘敬抓起来囚禁在广武城,准备凯旋后进行处罚。
这情节与三国时官渡之战前有点相似,袁绍谋士田丰因谏被囚,都是真言逆耳惹的祸。
谈判谈了十几轮,有什么事谈得这般艰难?不要说是一代枭雄冒顿,就是有一点头脑的士兵都会怀疑。刘邦在冒顿眼皮底下玩手段,反而是自家被人玩弄于鼓掌之中。
刘邦想的是效那蒙恬建下丰功伟绩,那匈奴大单于冒顿同样也想扬威吐气。“活捉汉天子,将中原臣服在匈奴铁蹄之下!”对这一战冒顿期盼已久。
刘邦发动的是一场雪地长途突袭,准备神不知鬼不觉出现在代谷给匈奴军致命一击。能承担突袭任务的只有骑兵。汉军三十余万,那骑兵却少得不对称只有四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