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5章(1 / 2)

净胡说 墨醇 1447 字 1个月前

“南疆亦不太平,况且也是远水不及;大司马在西塞,本应召他前往支持,可他前儿方因年老有病请旨回京,出征恐也不行;朝中无可派大将,宗族亲王……朕觉得不行!太子年幼文弱——况且朕只有尘儿一个皇子,万一出了闪失,又该如何?”

此话一出,满殿静寂,众臣竟真的一时无计,倒又是左相道:“陛下,十年前二皇子被发配塞北,正编在文帅麾下,此时恢复皇子身份,或许可用?”

皇帝一听大喜,忙道:“守戎!正是!他在北境军中十年,正是合适人选!”

其实除左相外,也不是没有旁人想起这位二皇子来,只是依附皇后一党,大多有份参与当年对他的驱逐,自然不愿他再得势回来报复!

然而此时皇帝已然开了口,纵有顾虑也不敢再重蹈当年百右相的覆辙去触怒圣意了,况且左相的提议谁能辨得过?顾及军情紧急也是在无话可说,便只能如此。

见无异议,事情商定,皇帝笑道:“戎儿在塞北受罪十年,此役若能大捷立功,也总算可以回来了。”

于是,快马加鞭,一道圣旨送进了戍北军营——

“二皇子守戎接旨!”

守戎与文帅不约而同地皱了皱眉,跪在帐前。

“皇次子守戎驻守北疆十载,念其忠孝功劳,准恢复名号,代驾出征、扫平犯寇!二皇子——接旨吧!”

“谢父皇隆恩!”守戎接过诏书,愣愣地跪在原地。

来使又捧过一个匣子,道:“殿下,这是北疆一线驻军的虎符,从今日起,您可调用兵马,望早日得胜回京。”

守戎一听“回京”二字,顿时抬起头来,见那使者正别有深意地点着头,心中不由欢喜,正出神,文帅道:“来使一路辛苦,请帐内休息。”

“多谢!殿下尚且年幼,还望文帅多加指导,方可大胜啊!”

“这个自然!”来使于是随一守将自去休息,文帅见他走远,才又道:“戎儿,这回你可是两头得好啊?无论成与不成,你都能回京富贵,不过……是为王还是为将,你可自己想明白!”

冷漠的话顿时将守戎从幻想中拉回了现实,自己人还在文帅的手中,怎敢在此时有悖于他,忙道:“徒儿自然更愿为王!”

“好!来使还得住两天,为不让他起疑,明日就由你领兵出战,佯作落败,他见你不敌,自然就会回京请旨。既然兵权已到手,到时不必犹豫,直接挥兵进京!老夫已安排人在京中闹些乱子,届时我们便是得胜回朝——清君侧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