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8章(1 / 2)

净胡说 墨醇 1595 字 1个月前

“守澈,这是我送你的第七支箫,我炽焰今日向你发誓,这是我送的最后一支箫,我绝不会再让它碎了!”

言罢,郑重地将箫递到了她的手中,炽焰两眼直钩得诉说着自己的认真。

“好精致的箫!”守澈带着羞涩,低头看去。

“守澈……”

“嗯?”

“你瞧!这里正是我们初见的的地方,这场景也一样!守澈……从今日起我们便算从头开始,无论是否两党、是否二心,你我再无嫌隙、再无争执,可好?”

守澈握着玉箫笑眼泪涟,却不答反问:“炽焰,你我箫笛再合奏一曲,可好?”

“好,吹哪一曲?”

“你教我的第一支曲子。”

“好!”

这一幕——是良辰美景,羡煞旁人;这一刻——是心意相通,尽如人意。

艳阳青山如烟,水光潋滟如花;杨柳依依如纱,红袖白裾如画,一尾红鲤跃出涟漪,光影之下如勾金线,美!实在太美!

其后的日子是二人最融洽的,然而朝堂之上,却还在为了赵家的案子风云迭起。

一面赵庸还在抵罪与揽罪之间犹豫,他在狱中一不敢死,怕被人说成畏罪;二不敢言,怕稍有差错被人牵扯出别的,然而张?铁腕之名也非虚得,到底查实了罪名!

只是原来一切都是赵彻的主意,所谓西南异族,其实不过是赵彻私自豢养的一群杀手。赵彻在世时,赵庸不过是知情,并无干预的份儿,是待赵彻亡故,他才接管了这一干人。随后为赵呇若进京行事方便,派来几个人暗中相助,这才被张?查出踪迹!

至于当年花灯会遇袭,其实也是赵彻得知守戎对太子起了歹心,趁着送年礼派入京行刺。

那案子,一来当时守戎、炽莲有惊无险,所有贼人又当场丧命,除了玉佩毫无线索,赵彻远在南疆更无从查起;二来守戎心知与太子一党难脱干系,却有意藏锋露拙,于是不了了之,但如今事情明白了,张?也并不为了守戎怎样作假,仍旧依实上禀,这消息一出,朝堂上顿时又成一片混乱!

皇帝原也没打算好怎样处置赵家,如今罪全归到了一个已死的功臣老将身上,有人道死者已矣、该当轻饶;也有人道赵家辜负圣意,条条重罪欺瞒在先,赵庸不该袭爵,且知情未报更应重判,一时议论纷纷!

这口舌党争吵了许久,皇帝心中有婚事一桩牵挂,也一时主意难定,而守戎便在此时回京来了!

夏暑未消,秋意已起,树掺着青黄两色,衬得花也不那么娇艳了。

守戎跨进嘉和别院时,觉得有些冷清,蓝釉觉察出他的疑惑,便解释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