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3章(1 / 2)

净胡说 墨醇 1568 字 1个月前

赵康退路被截,大息主力又忽然折返,顿时形成围歼之势!

一时交战之激烈,赵康几乎全军覆没,只有小队拼死突围,退到深林处。

赵康受了伤,好不容易才将军情传回,自己却已卸甲让印,不敢再动了。而大息国又实在狡诈,派了许多人马在其他几城骚扰滋事,所以边防一线为保守城,暂时都无法出兵援救,如今之际只有京城派人支援。

朱公在一旁犹豫了许久,听其他几人推举出征的人始终都不如意,只好咬牙上荐守戎。

“陛下,臣有一人选!”

“朱公有何人选?快快说来!”皇帝也觉得不甚满意,一直面带犹疑,终于听得朱瞻诏开口,便焦急询问道。

“臣举荐——陛下的二皇子!”

“守戎?”皇上一听,眉头一紧,心中虽知道他的本事,但依旧觉得朱公能推荐他实在蹊跷。

朱瞻诏见状忙解释道:“陛下,二皇子殿下自小长在塞北,深知敌情,更与塞北多部有过一战,去年殿下一战成名,今日之困也因此而起。倘若殿下能再披挂上阵,想必大息国心中忌惮,必可取胜!胜则可保大息国短时之内不敢来犯!”

“朱公言之有理……”皇上摸着短须,心中尚且踌躇不定。

“不可!”正这时,姶静忽地冲出来制止道。

原来,事关赵家人,姶静为免赵康军权被夺,自然想要知道会朝中派谁去增援,因而一直悄悄待在偏殿。如今听朱瞻诏大力举荐守戎,心知他话中分量,便也慌张起来。

朱瞻诏起身向她见礼,问道:“皇后娘娘,哪里不可?”

“这——”

姶静一愣,凭朱瞻诏的威望和恩宠,自然是不需要向皇后示好的,当年能予以相助,不过一来是念在百右相的旧情;二来顺应大势做做样子,但这会儿又怎会为了她,话锋一转去自相矛盾?

姶静清醒过来不禁懊悔,要阻止的法子原本多得是,但要摆在明面上,又不好说出自己的私心,再要行事反而麻烦了,无奈之下只好道:

“戎儿虽非我嫡出,却也是当朝皇子,如今太子不在京中,陛下跟前怎能没有皇子侍奉?况且战场危险,我朝贤才良将辈出,难道无人可用吗?怎能叫皇子前去犯险?”

这话说的也当真是好听,不仅明面上是为大局考虑,且显得她仁慈爱幼,实则是在暗示守戎不是她生的。

姶静是在告诉这些人,叫守戎得了军功,他日就会有夺嫡之危,她不愿意!谁帮着守戎,就是与皇后和太子作对,识趣的赶紧想法儿阻止。

果然话一出,立即有许多人听出话中之意,想出各种理由,言说不妥。